欢迎访问 招工招聘调查网!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招工招聘发展

线下筑暖巢 云上架金桥 内蒙古包头市金秋硬核引才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

时间:2025-10-09 20:44:04 作者:佚名 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

  

      金秋时节,内蒙古包头市锚定“打造人才集聚高地”战略目标,紧扣“两个稀土基地”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,全面启动2025年秋季校园招才引智活动。这场以“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”为核心品牌的引才实践,运用“十盯法”引才工作法,依托AI智能技术,创新采用“线下暖心诚意邀+线上智能云揽才”双轨模式,既为包头市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注入青春动能,更探索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人才“引育留用服”全新路径。

      寻贤金秋约:专班“扫校”,政策红利点燃高校“人才热”

      9月秋招启动以来,包头市积极组建招才引智小队,携带全市85家重点企业的309个岗位、1878个人才需求,分赴晋鲁豫苏沪、陕甘青川渝及自治区内等10余个省份、39所高校靶向引才,实现对重点高校、核心学科、紧缺专业的精准覆盖。

      多所高校的招聘现场,在“博士 20 万、硕士 10 万安家补贴”“事业编企业用”“青年驿站免费入住15天一站式服务”等包头市引才政策海报前,学子咨询队伍排成长龙。机械工程、能源动力等专业毕业生紧盯包头稀土新材料、风电装备岗位,实时解读住房补贴、灵活编制政策,直接打消学子们的就业顾虑——真金白银的保障,让“金秋去鹿城发展”从选项变成优选。

      此次金秋引才,包头市全程紧扣一二三产需求,精准绘制产业人才地图,编制重点产业和社会领域高端紧缺人才需求清单、青年人才需求清单、科创项目人才需求清单、高校蒙才包才资源清单。针对工科高校,重点对接新能源重卡、装备制造企业;面向综合高校,侧重推送氟材料、储能领域岗位,确保“专业对口、人岗精准咬合”。

      在西安交通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、内蒙古大学等双选会现场,通过政策宣讲、企业推介、现场洽谈 “三维联动”,包头把秋季转型蓝图、产业机遇摆到学子面前,让鹿城吸引力从“纸面”实时落到 “实地”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各类线下招聘活动13 场,收到意向简历5564 份,其中博士125份、硕士2859份、本科2542份,专科38份,高学历人才占比亮眼,硕博以上学历简历占比高达 53.63%。

      9月26日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开启的包头市秋招首场专场活动,同步联动内蒙古大学等7所高校“扩圈”,吸引3600余名毕业生到场咨询、投递简历、洽谈岗位。这场专场招聘精准契合内蒙古工业大学“因工而立”的办学特色,43家本地用人单位带来155个岗位、1004人需求,全部匹配该校机械工程、控制工程、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优势学科。活动当天共收取线上线下简历1361份,其中博士4份、硕士392份,岗位与专业的高适配度让求职效率“拉满”。

      值得一提的是,包头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合作缘分早已深植基因。早在“一五”时期,6个国家重点工业项目落户鹿城,直接推动内蒙古工学院(内蒙古工业大学前身)诞生;如今,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、材料等学科与包头重点产业集群高度契合,政校企合作水到渠成。2025届已有469名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子来包就业,多年来相继有1.5万余名工大学子选择包头,“回包头、建家乡”已成为工大学子就业新风向。

      数字金秋桥:AI+大数据,一码通办实现引才“加速度”

      在秋招线下引才活动火热推进中,包头市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全域引才智能矩阵,以大数据、AI技术打通人才供需堵点,推动引才模式从“被动收简历”转向“主动实时人岗匹配”,引才效率实现“翻倍”提升。包头市搭建起覆盖毕业生专业、技能、就业意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大数据底座,运用“十盯法”优化算法模型,建成“岗位+人才”实时智能匹配系统,通过多维度比对实现“人岗精准配对”。

      在此基础上,整合“千岗汇码”“码聚英才”功能,打造“一码招人、一码求职”的便捷模式:企业借助AI智能服务可实时筛选简历,搭建人才储备库实现人工向智能“翻译”的跃升,毕业生通过人机对话就能获取“定制化”岗位、政策推荐,人才供需两端实现“秒对接”。线上平台的便捷性在此次金秋引才季圈粉无数——毕业生足不出校即可实时查询岗位、投递简历、咨询政策,简历反馈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50%以上。短短5天的招聘会,该平台已服务企业近百家、毕业生超8000余人次,一举打破了跨区域引才的“地域壁垒”。

      金秋长效护:三维构建“生态圈”,全周期服务守住人才“定心丸”

      “金秋引才只是第一步,留才用才才是关键。”包头市从构建引才长效机制入手,让人才在包头扎根后,安下心、扎下根、干出彩。

      深耕本土“金秋人才蓄水池”。持续将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等本地高校开设专场招聘,深化“包才包用、蒙才包用”机制,推动本土人才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,为包头市高质量发展注入“内生动力”。

      织密全国“引才一张网”。依托“全国招就处长包头行”积累的深厚“人脉”,继续主动融入京津冀蒙、长三角、黄河流域等国家战略,陆续赴京津冀湘鄂、黑吉辽等区域的26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。同步向全国500余所高校发布优质岗位,持续召开空中双选会,以一座城的名义广纳全国英才。

      筑牢公共人力资源服务“保障线”。运用“十盯法”跟踪企业签约进度,建立“问题台账—督办—反馈”闭环机制,全流程贯通人才供需服务保障,通过政策的温度、服务的热度,让来包人才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rst.nmg.gov.cn/xwzx/msdt/202510/t20251009_2799728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免责声明 | 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招工招聘调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
北京和合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主办—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招工招聘调查网 zgzpdc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5号-40
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: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